close

原文:

  孫子曰:昔之善戰者,先為不可勝,以待敵之可勝。不可勝在己,可勝在敵。

故善戰者,能為不可勝,不能使敵必可勝。故曰:勝可知,而不可為。

  不可勝者,守也;可勝者,攻也。守則有餘,攻則不足。善守者,藏於九地之下;

善攻者,動於九天之上,故能自保而全勝也。

 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,非善之善者也;戰勝而天下曰善,非善之善者也。

故舉秋毫不為多力,見日月不為明目,聞雷霆不為聰耳。古之所謂善戰者,勝於易勝者也。

故善戰者之勝也,無奇勝,無智名,無勇功。故其戰勝不忒。

不忒者,其所措必勝,勝已敗者也。故善戰者,先立於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也。

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,敗兵先戰而後求勝。善用兵者,修道而保法,故能為勝敗之政。

  兵法:一曰度,二曰量,三曰數,四曰稱,五曰勝。地生度,度生量,量生數,數生稱,稱生勝。

故勝兵若以鎰稱銖,敗兵若以銖稱鎰。稱勝者戰民也,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豁者,形也。

 

  此篇強調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是戰爭勝敗的關鍵,要隨時維持在「不可被敵人戰勝」的優勢狀態,

並保有戰爭主動權,等待時機發動攻擊,但一切的推測僅止於推測,勝利是無法強求的。

  最後一段回歸到始計篇中的"道"

度量數稱勝分別代表:國土、物產、兵員、實力對比、勝利

有了國土才有物產才有兵員才會產生實力對比才會帶來勝利

 

看是無形似有形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eze6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